24小时服务热线:19103801095
NEWS CENTER
Recommend case
contact us
在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及上市后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AE)、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 SAE)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是评估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这些术语虽然听起来相似,但在定义、范围和处理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介绍如何有效收集和报告这些事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产品的合规性。
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定义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AE)
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或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发生的任何可能与试验治疗及试验用药品/医疗器械有关或不一定有关的医疗事件。一个不良事件可以是任何不利的或未预期的体征(包括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症状或一种暂时性疾病。例如,受试者在使用某款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后出现头晕现象,这可能是一个不良事件,但未必直接与该器械相关。
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 SAE)
严重不良事件是指在任何药物剂量下发生的或不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发生的未预期的医疗事件,其后果较为严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例如,如果一名患者在接受某种新型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了严重的感染,导致需要再次手术并长期住院治疗,这种情况就属于严重不良事件。SAE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和声誉。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不良反应是指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医疗器械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医疗器械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与不良事件不同,不良反应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即事件的发生必须与药品或医疗器械的使用直接相关。例如,某款血糖仪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能会因为测量误差导致患者误判血糖水平,进而采取不当的治疗措施,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低血糖或高血糖现象就可以被视为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异同
因果关系: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均不一定与试验用药品/医疗器械有关,而不良反应则明确要求与药品/医疗器械有因果关系。这意味着,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而不良反应则是特指因使用特定产品而导致的负面效应。
适用阶段: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一般指临床试验用药品/医疗器械,而不良反应通常指上市后药品/医疗器械。在临床试验阶段,研究者需要密切关注所有可能与试验产品相关的不良事件,以便全面评估产品的安全性。而在产品上市后,监管机构和制造商则更关注那些已经确认的不良反应,以确保产品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报告要求:严重不良事件属于不良事件的一种,但SAE需要及时系统地记录,并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报告。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发生SAE时,研究者应在获知消息后24小时内通过电话或传真向申办者报告。随后,申办者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研究者搜集该严重不良事件的详细资料。研究者应确保向申办者全面、详细地提供严重不良事件的有关情况。此外,研究者还有义务向国家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局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并告知伦理委员会。监查员也可以协助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的收集
对不良事件的记录是评价试验用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每次随访时,研究者应详细询问受试者是否发生了任何不良事件的情况。虽然部分不良事件是由受试者自发向研究者报告,但多数试验仍要求研究者通过无诱导性的提问,如“服药后是否有任何不适?”“设备做完有什么感觉?”等,向受试者搜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一旦发生不良事件,无论是否与试验用药品/医疗器械有关,研究者均应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将其详细记录在病例报告表中。重点记录的内容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频率、持续时间、采取的措施和转归。详细的记录有助于后续分析和评估产品的安全性,为改进产品设计和使用方法提供依据。
不良事件和药物关系判断的标准
为了确定不良事件与试验用药品/医疗器械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通常采用五级标准进行判断:
肯定有关:有充分证据表明不良事件与药品/医疗器械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很可能有关:有较强证据支持不良事件与药品/医疗器械之间的关联,但不排除其他可能性。
可能有关:有一定证据支持不良事件与药品/医疗器械之间的关联,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可能无关:证据不足以证明不良事件与药品/医疗器械之间的关联,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肯定无关:有充分证据表明不良事件与药品/医疗器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这种分级判断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评估不良事件的性质,从而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研究者应在获知消息后24小时内通过电话或传真向申办者报告。随后,申办者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研究者搜集该严重不良事件的详细资料。研究者应确保向申办者全面、详细地提供严重不良事件的有关情况。同时,研究者有义务向国家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局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并告知伦理委员会。监查员可以协助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此外,研究者通报是指申办者针对特定的严重不良事件而向研究者告知的方式,主要涉及所有“未预期的”(UNEXPECTED)且怀疑与试验用药品/医疗器械有关的(SUSPECTED)严重不良事件,或者是可能对病人造成明显危害的事件。“未预期的”是指不良事件在研究者手册中未阐述或与其不一致。研究者通报程序是基于ICH GCP原则而制定的,旨在确保所有参与试验的研究者都能及时了解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结论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管理是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准确识别、详细记录和及时报告,研究者和制造商可以更好地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特别是在临床试验阶段,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指南,确保所有不良事件得到充分关注和妥善处理,对于推动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上市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估将更加科学、严谨,为公众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医疗产品。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飞速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申报代理、临床合同(CRO)研究、产品研发、GMP质量辅导等方面的技术外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