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19103801095
NEWS CENTER
Recommend case
contact us
当你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还在有效期内,产品突然被划归三类,那种感觉就像开车时导航突然喊“您已偏航,正在重新规划路线”——别慌!去年某企业的超声理疗仪就撞上这事:2019年拿的二类证,2023年延续注册时,国家药监局分类界定新规把它踢进三类目录。下面五步指南帮你稳过这个急转弯。

第一步:先吃透法规变道规则
医疗器械管理类别上调不是世界末日,但得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硬规则来:
二类升三类必须重走注册路,原先的延续注册申请直接作废,得按全新三类产品申报
老证有效期不变,在证载截止日前还能继续销售生产,但到期后立即失效
缓冲期黄金6个月,新规生效后给你半年时间准备材料,超时等同放弃
某企业当年拖到第5个月才动手,结果检测排队撞上高峰,差点断供市场。记住这个死线:类别调整公告日+180天=新注册启动日。
第二步:揪住“核心特性不变”救命绳
重注册不等于重研发!只要产品没动筋骨,老数据都能用:
| 关键要素 | 允许沿用老数据场景(二类转三类) | 需重做场景(强制新测试/验证) |
|---|---|---|
| 工作原理 | 能量参数、作用机制未变(如超声强度仍为1.5W/cm²) | 新增治疗模式(如增加激光辅助功能) |
| 结构组成 | 外壳/电路板/核心元件相同(供应商未变更) | 更换传感器供应商(影响信号采集精度) |
| 原材料 | 医用硅胶等级一致(如均符合USP Class VI标准) | 植入涂层材料升级(如纳米银抗菌涂层) |
| 生产工艺 | 注塑温度(±5℃)、灭菌流程(EO辐照)未调整 | 新增纳米涂层工艺(改变表面生物相容性) |
| 预期用途 | 适用范围文字微调(如“脊柱L1-L5”改为“胸腰椎”) | 从“辅助治疗”改为“根治”(涉及疗效承诺变更) |
江苏某厂的热疗仪升类时,把“缓解肌肉疼痛”改成“用于肌肉组织炎症治疗”,审评中心认定这算文字优化而非用途变更,省了200万临床试验费。
第三步:老产品秒变新样品
最香的捷径来了——用库存二类产品当三类验证样品,但必须满足:
同生产线连续生产,不能特制“高配版”糊弄检测
批次溯源清清楚楚,提供原料采购单+生产日志备查
包装零类别暗示,样品的标签得撕掉“Ⅱ类”字样,某企业因样品盒印着二类备案号被要求重送检
天津审评老师分享过窍门:把送检样品分成A/B组,A组用老批次直接测试,B组贴新三类标签模拟上市态,两组数据对比更能说服专家。
第四步:注册申报重点移位
材料还是那些材料,但三类注册多了两座大山:
临床评价升级:原先二类免临床的,现在可能需补10例临床试验(如植入类产品)
体系核查加码:药监局必到生产现场,重点关注无菌车间环境监测记录
某电子针刀企业被飞检时,因更衣室菌落数超标0.2CFU/m³停工整改一个月。建议提前做穿透测试:把老生产记录/质检报告按三类标准重新过筛,缺失项立即补救。
第五步:新证到手前的双轨制
这段过渡期要玩平衡术:
1.生产端:老产线继续跑二类产品,同时新建三类专用线(需提前备案)
2.库存端:二类包装产品限期售罄,新生产批次全用三类标签
3.渠道端:给经销商发切换告知函,某企业因未告知渠道商导致三类产品误贴二类码被罚47万
终极提醒:别在适用范围上投机!上海某厂把“脊柱手术定位”改成“骨科手术辅助”,审评员直接看穿扩界意图,打回要求重做动物试验。老老实实写“适用于L1-L5椎体手术导航”,既合规又精准。
这场类别升级战就像给飞行中的飞机换引擎。但看着某企业用5个月拿到三类证,同期竞品还在二类延续流程里打转时——你会明白,变道超车的机会,永远留给看懂规则的人。
(依据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批操作规范》)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飞速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申报代理、临床合同(CRO)研究、产品研发、GMP质量辅导等方面的技术外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