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19103801095
NEWS CENTER
Recommend case
contact us
当心脏突然陷入致命性室颤,传统除颤器需要将电极穿入血管直抵心脏——这个画面即将成为历史。2025年,美敦力公司研发的“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型号DVEA3E4)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审批,成为全球首款获批的胸骨后除颤系统。它像一枚智能哨兵,只需在胸骨下方埋入电极,就能24小时监控心律,在10秒内自动完成从识别到放电除颤的全过程,同时避免血管内植入带来的血栓风险。

颠覆性技术原理
这款火柴盒大小的设备(重80克)采用革命性植入方案:
1.电极定位: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将除颤导线固定在胸骨后方,完全避开血管系统
2.三重防护:
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用轻柔电脉冲打断早期室速
低能量复律:30焦耳同步电击纠正紊乱节律
高能量除颤:40焦耳应对致命室颤
3.智能感知:内置算法实时分析8种心电特征,准确区分正常波动与危险节律
更突破的是,它获得“磁共振条件安全”认证,植入患者可安全接受3.0T全身MRI扫描(传统设备禁止此项检查)。
千例临床验证生死时刻
审批核心依据来自两项关键研究:
探索性研究(26例患者)
1.94.1%患者术后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
2.除颤测试成功率90%(18/20例)
3.首例真实救治案例:成功阻断5次室颤发作
关键临床试验(356例高危患者)
| 评价指标 | 结果 | 医学意义 |
|---|---|---|
| 6个月安全性 | 92.6%无重大并发症 | 优于目标值13.6% |
| 首次除颤成功率 | 98.7% | 302例中298例成功 |
| 真实室颤救治 | 100%终止发作 | 8例患者26次发作全部脱险 |
| 抗心动过速起搏 | 69.9%有效 | 替代30%的电击治疗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术后电极移位率仅3.4%(10/299例),远低于血管内器械15%的行业平均水平。
明确适用人群与风险管控
最适合的患者:
经历过心脏骤停的幸存者
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35%
无法耐受血管内植入者
使用限制:
1.术后6周内避免高举手臂(防电极移位)
2.约8.5%患者可能遭遇误电击(通常因肌肉震颤干扰)
3.胸壁薄瘦者需调整能量输出(防膈肌刺激引发打嗝)
药监局要求所有植入中心必须配备专用程控仪(型号EV4),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需进行以下检测:
1.电极阻抗测试(正常范围65-333欧姆)
2.R波感知振幅校准(>2.5mV)
3.除颤阈值验证(维持10J安全冗余)
术后生活指南
允许事项
驾驶汽车(术后3个月评估通过)
乘坐飞机(需携带设备识别卡)
使用微波炉/手机(保持15厘米距离)
禁止事项
接触工业电磁焊机
进行电热针灸治疗
潜水超过10米水深
国家药监局在批准意见中特别强调:该设备使89%的患者避免开胸手术,但需严格遵循随访计划。临床数据显示,正确使用者8年生存率提升40%。
如果您正在开发生命支持类有源植入器械,建议联系飞速度CRO这样专业的医疗器械CRO机构,高效完成型式检验与临床研究。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飞速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申报代理、临床合同(CRO)研究、产品研发、GMP质量辅导等方面的技术外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