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24小时服务热线:19103801095

欢迎来到北京飞速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12 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检测试剂盒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报告(2025年最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基础知识

来源:飞速度医疗器械咨询  发布时间:2025-10-14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请备注医疗器械注册咨询
业务咨询:19103801095(施先生,微信同)
市场合作:15577402464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在线客服
周一至周日8:00-22:00
QQ在线客服

一、产品概述

(一)产品主要组成成分

12 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检测试剂盒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报告(2025年最新版)(图1)

  表1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组分

主要成分

装量规格

RT反应液

dNTPs、RT Buffer、RT引物

165μL/管

PCR 反应液

dNTPs、PCR Buffer、SYBR Green染料、参比荧光染料ROX

4000μL/管

RT酶

逆转录酶

16μL/管

PCR酶

Taq DNA聚合酶

65μL/管

参考品

血清

460μL/管

空白对照

无核酸酶水

220μL/管

阳性质控品

噬菌体单链RNA、12 种靶标microRNA混合液

50μL/管

阴性质控品

噬菌体单链RNA

50μL/管

引物板

PCR引物

1板/包

  注意: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分不可互换。

  具体内容详见说明书。

(二)产品预期用途

  本试剂盒用于体外检测人血清样本中12 种microRNA(包括hsa-miR-29c-3p 、 hsa-miR-424-5p 、 hsa-miR-103a-3p、hsa-miR-93-5p 、hsa-miR-181a-5p 、hsa-miR-21-5p 、hsa-miR-140-5p 、 hsa-miR-30e-5p 、 hsa-miR-142-5p 、hsa-miR-126-3p、hsa-miR-183-5p和hsa-miR-340-5p)的相对含量,通过“12 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检测分析软件”计算综合风险值,用于对胃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综合风险值大于阳性判断值的样本为阳性,表示受检者体内可能有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进一步接受胃镜检查;反之,如果综合风险值低于或等于阳性判断值,表示受检者体内有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可能性低,但并不能完全排除疾病风险。鉴于受试者为高风险人群,因此在必要时仍应建议进行胃镜检查。

  本试剂盒适用人群为年龄 45-74 岁的胃癌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判定参照《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 版))。本产品不能替代胃镜,不能用于普通人群的胃癌筛查,临床诊断过程中不应以本产品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唯一依据。

  表212种microRNA列表

序号

基因名称

序号

基因名称

G1

hsa-miR-29c-3p

G7

hsa-miR-140-5p

G2

hsa-miR-424-5p

G8

hsa-miR-30e-5p

G3

hsa-miR-103a-3p

G9

hsa-miR-142-5p

G4

hsa-miR-93-5p

G10

hsa-miR-126-3p

G5

hsa-miR-181a-5p

G11

hsa-miR-183-5p

G6

hsa-miR-21-5p

G12

hsa-miR-340-5p

(三)产品包装规格

  16人份/盒。

(四)产品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基于荧光RT-PCR技术,对血清样本中含有的 12种与胃癌发生相关的microRNA进行相对含量的检测。

  本试剂盒是采用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提取血清样本中的microRNA,在单个反应中将来自样本的 12 个目标 microRNA利用基于茎环的特异性逆转录引物转化为 cDNA。再以逆转录后的cDNA 为模版,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做荧光定量PCR 扩增,12对特异性的PCR引物能够分别与12种microRNA逆转录后的 cDNA互补结合形成双链,反应试剂中包含的 SYBRGreen染料,会与双链DNA结合并释放荧光信号,被检测到的荧光信号强度可以反映12种microRNA的含量。

二、临床前研究概述

(一)主要原材料

  1.主要原材料的选择

  本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逆转录引物、荧光定量PCR引物、RT酶、PCR酶、RT预混液、PCR预混液、dNTPs、microRNA。主要原材料均为外购。申请人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提供的原料,通过功能性试验筛选出最佳原材料和供应商,制定了各主要原材料质量要求并经检验合格。

  引物由申请人自行设计,由合成公司经过合成和纯化后获得;RT酶和 PCR酶由原材料供应商克隆表达后获得;dNTPs由供应商化学合成获得。

  2.企业参考品和质控品设置情况

  申请人设计了完整的企业参考品,包括阳性参考品、阴性参考品、检测限参考品、精密度参考品、空白限参考品。

  企业阳性参考品6 份,分别命名为P1~P6,其中P1、P6为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12 种microRNA的模拟样本,P2~P5为不同病理分期的胃癌人血清。

  企业靶标阳性参考品2 份,分别命名为P7、P8,为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12 种microRNA的模拟样本。

  企业阴性参考品8份,分别命名为N1~N8,其中 N1为人工合成12 种microRNA的模拟样本,N2~N8 为非胃癌人血清(包括:不同胃部疾病、其他消化道癌症、非消化道癌症、正常人血清)。

  企业靶标阴性参考品1 份,命名为N9,为含靶标同源序列、不含12 种microRNA靶标的模拟样本。

  企业检测限参考品1 份,为人工合成12 种microRNA的模拟样本。

  企业靶标精密度参考品2份,分别命名为J1、J2,为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12种microRNA的模拟样本。

  企业精密度参考品5份,分别命名为J3、J4、企业精密度强阳性参考品、企业精密度弱阳性参考品和企业精密度阴性参考品,其中J3、J4为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12种microRNA的模拟样本,企业精密度强阳性参考品、企业精密度弱阳性参考品和企业精密度阴性参考品为人血清。

  企业空白限参考品 1份,为不含靶标microRNA的模拟样本。

  本试剂盒设置了阴阳性质控品,其中阴性质控品为人工合成的不含靶标 microRNA的溶液,阳性质控品为含人工合成的12种microRNA的溶液,用于检测过程中试剂和仪器的质量控制。

(二)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研究

  申请人对反应中的各个步骤进行了研究,包括逆转录过程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荧光定量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涉及各反应中样本及各组分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参数,最终确定了整个反应体系的步骤、用量及最佳反应条件。

  申请人根据试剂盒组成,确定了生产流程、关键过程和工艺参数,确定了最佳的生产工艺。

(三)分析性能评估

  分析性能评估主要包括:准确度、精密度、分析特异性、检测限等。

  1.准确度

  (1)在准确度研究中,申请人使用3批次试剂盒对临床样

  本进行检测(包括不同胃癌分期、不同胃部疾病样本,正常样本、其他癌症样本等),结果表明阴性符合率为 100%,阳性符合率为100%。

  (2)申请人对试剂盒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靶标序列一致。

  (3)申请人采用临床样本、不同靶标浓度的模拟样本与数字PCR(ddRCR)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表明试剂盒检测结果CT值与数字PCR(ddRCR)检测结果(取log10)呈高度相关。

  2.精密度

  精密度研究分别从单靶标及联合靶标检测性能进行研究。

  (1)单靶标检测精密度

  单靶标检测精密度研究中,申请人采用 3批次试剂盒、不同人员、设备、实验室、天数检测的CT值的CV均≤5%,符合精密度要求。

  (2)联合靶标检测精密度

  联合靶标检测精密度研究中,申请人采用 3批次试剂盒、不同人员、设备、实验室、天数检测,计算联合检测风险值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

  3.分析特异性

  分析特异性研究包括交叉反应研究和内、外源干扰研究。

  交叉反应:交叉试验显示,检测靶标的同源序列microRNA对检测结果无影响;消化道癌症(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和非消化道癌症(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观察到阳性检测结果,但整体特异性符合产品性能要求。在干扰研究中,申请人使用三批试剂对潜在的内、外源性干扰物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样本中含有以下干扰物质:血红蛋白、白蛋白、胆红素、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尿酸、卡托普利、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多潘立酮、阿莫西林、维生素 C、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同源序列浓度(2×107拷贝/μL)时,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

  4.检出限

  申请人使用三批试剂对试剂盒的检出限进行研究,以梯度稀释的人工合成microRNA为样本,以检出率≥95%时所对应的浓度水平确定本试剂盒的检出限,并使用检测限参考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血清样本中每个靶标基因最低检测限为 5×102 拷贝/μL。

(四)阳性判断值或参考区间研究

  申请人收集来自临床机构的血清样本进行阳性判断值的建立和验证研究。其中阳性判断值建立共纳入 621例样本(包括217例阳性样本,404例阴性样本),采用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确认样本的阴阳性。

  另外,前瞻性社区入组4140 例样本进行阳性判断值的验证(包括胃癌74 例,胃部高级别内瘤变16 例,阴性样本4050 例),基于前述建立的阳性判断值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与建立阶段基本一致,表明本试剂盒阳性判断值设置基本合理。

  在确定样本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根据临床对于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需求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判定检测样本风险值(Score)>40.0时判断为阳性;检测样本风险值(Score)≤40.0时判断为阴性。

(五)稳定性研究

  申请人对本产品的实时稳定性、使用稳定性、运输稳定性以及样本的稳定性(包括实时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了本产品及样本的有效保存时间。

  实时稳定性使用企业参考品对三批试剂按照技术要求检测,分别于试剂盒保存的第0、2、4、6、8、10和13 个月进行稳定性试验,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因此试剂盒稳定性为-20±5℃避光储存,有效期12 个月。此外,申请人还对使用稳定性、运输稳定性、样本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

三、临床评价概述

  申请人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共 7家临床试验机构完成了临床试验。临床试验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采用试验体外诊断试剂对胃癌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以胃镜和/或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本产品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临床试验前瞻性入组7253 例受试者,均为胃癌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判定参照《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版)。其中经胃镜和/或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130 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 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试验体外诊断试剂针对胃癌患者筛查的灵敏度为 81.54%(95%CI:74.87%,88.21%),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筛查灵敏度57.89%,针对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筛查特异度为 78.27%(95%CI:77.31%,79.22%);胃癌筛查阳性预测值6.38%(95%CI:5.21%,7.56%),阴性预测值99.43%(95%CI:99.23%,99.63%)。

  第二部分,为进一步验证试验体外诊断试剂针对胃癌的临床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试验中同时回顾性纳入不同分期胃癌确诊患者、其他胃部疾病患者和其他癌症患者,采用试验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检测。综合前瞻性和回顾性入组的所有样本,共入组胃癌患者334例(包括Ⅰ期 110例、Ⅱ期51例、Ⅲ期74例、Ⅳ期40 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 例、其他胃部疾病患者(包括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胃部无明显异常等)以及其他癌症患者(包括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共8785 例,评价本产品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显示试验体外诊断试剂针对胃癌患者检测灵敏度84.73%(95%CI:80.72%,88.74%),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测灵敏度为 56%,针对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测的特异度78.57%(95%CI:77.70%,79.43%)。

  综上,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本产品用于胃癌高风险人群筛查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符合技术审评要求。

四、产品受益风险判定

(一)受益评估

  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研究表明,针对胃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胃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目前按照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 版),胃癌高风险人群均需要进行筛查,但胃镜检查为侵入性检查,患者依从性较差。

  本产品针对胃癌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受益在于:评估患病风险,富集人群,促进检测结果为阳性的

  人群顺应胃镜检查,获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二)风险评估

  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 版)中明确胃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胃镜还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本产品明确不能取代胃镜。根据本产品临床试验结果,本产品主要风险在于假阴性和假阳性带来的风险。

  为降低假阴性的风险,本产品说明书中明确标注:综合风险值低于或等于阳性判断值,表示受检者体内有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可能性低,但并不能完全排除疾病风险。鉴于受试者为高风险人群,因此在必要时仍应建议进行胃镜检查。

  假阳性风险包括额外检查付费和检查并发症,但胃镜并发症发病率很低,据统计,其消化内镜的镜后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仅为0.002%,且按照现行筛查指南,对于高风险人群均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为降低假阳性的影响,本产品说明书中明确标注:本产品不用于普通人群的胃癌筛查。

(三)风险受益评价结论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申报资料,经综合评价,在目前认知水平上,认为该产品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医疗需求,预期为适用人群带来的受益大于风险。

医疗器械注册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飞速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申报代理、临床合同(CRO)研究、产品研发、GMP质量辅导等方面的技术外包服务。